熱門文章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不簡單的「藍色火車頭」(1)


很多人說 Thomas 是小孩第一個認識的卡通角色,同時,有更多人不理解為何小孩鍾情 Thomas,我相是「他」的小圓臉逗孩子喜,加上卡通故事、歌曲音樂把孩子吸引住。宥寧是眾多 Thomas 粉絲之一,我記不清什麼時候他開始認識 Thomas、觀看其卡通片、及擁有第一件 Thomas ,當我們還以為 Thomas 只是一個卡通角、普火車玩具時,原「人物」故已經把幾個寶貴的人生課題呈在小孩面

Thomas教你勇於嘗試
世上最有名的藍色火車頭Thomas志在當一個「有用的火車頭」,他擅於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並勇於接受新挑戰。孩子從圖書、電視劇和電影中跟隨Thomas勇敢地踏上旅程,從中逐步建立自信,讓他們能健康成長、活得精彩。

Percy教你友誼的可貴
PercyThomas是最好的朋友,無時無刻都支持對方。透過Thomas & Friends故事教導孩子重要的社交及情緒控制技巧,讓他們知道友誼的可貴。

James教你解決困難
James為自己的解難能力感到自豪,無論多難的任務或困境,他都能找到解決方法。Thomas & Friends的故事裡有不少生活的難題,教孩子自行解難的方法或在朋友幫助下解難的技巧。

Emily教你團隊合作
Emily擅於團結索多島上火車頭,令大家朝著共同目標前進。團隊合作是成功的重要部分。Thomas & Friends的故事能讓孩子明白每人在團隊中擔當不同角色,如領袖或組員等。

Hiro教你甚麼是責任
Hiro是索多島上歷史悠久的火車頭,既聰明又盡責。在Thomas & Friends故事中的火車頭常常面對不同選項,每個選項都會導致不同結果,孩子能從中學習怎樣作對的選擇。

其實 Thomas & Friends 故事都是圍繞幾個人生重要的課題:友誼、責任、勇氣、解難及合作,若你的孩子跟宥寧一樣鍾愛這輛藍色火車頭,花點點時間與他們一起細看。
Thomas & Friends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thomasandfriends

除了人生課題,我們亦可以借Thomas & Friends故事/玩具訓練孩子的身體技能及認知能力,下回再說。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震驚爸媽的即食粥

話說上星期學校帶小朋友到超級市場,學習購物、理財,每一位家長都為小朋友都預備了$20,讓他們試試選購自己喜歡的產品。根據宥寧分享,同學們都買了自己喜歡的零食/飲品,當我們以為他會買最愛的魚仔餅及啡色維他奶時,宥寧帶回家的竟然是一盒連爸爸媽媽都不認識、亦從來沒購買過的即食粥。我們都十分疑惑,宥寧解釋說:「我昨天曾嘔吐,除了粥什麼都不能吃,所以買粥。」疑團解開!我們亦驚訝宥寧能夠如此自制。


後記:即食粥其實不太健康。所以宥寧只試食了一點點,剩餘部份,由宥寧爸爸完成。其實宥寧更喜愛婆婆自家製白粥。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這裡有的是愛與同行

還有幾個月宥寧就要離開幼稚園升上小學,孩子可能尚未有不捨的感覺,但爸媽已經不捨得幼稚園的校長老師們。

宥寧2歲開始上學,N班時「幸運地」進了一間九龍塘區名校,那個時候我和宥寧爸爸還興奮不已。以為前路一片光明,怎料換來是一大堆的投訴,像爸媽沒有把孩子教好方送他上學去。常聽見的都是老師批評孩子有什麼不足、要在家中加強操練什麼 難道宥寧真的一無是處?作為媽媽真的不太甘心,而我心目中的教育並不是這樣,所以不得不出去看看其他學校,投考另一間幼稚園升讀K.1。

還記得當年連續幾個週帶著宥寧四出面試,最後一個星期六到了一家九龍城區不太起眼的幼稚園。不知道是因為已經「練習」了好幾星期或是什麼原因,宥寧表現比之前要好,面見完畢更被活室展的工作紙吸引住,靜靜坐在座位上填顏色,直至老師溫的告訴宥寧學校要關門方願意慢慢離開。宥寧從來未表達過這種依依不捨的感覺,我相他喜,我亦相信是緣份吧,離開的那一刻我認定了就是這家學校,過了幾個星期,我們真的就收到下班入學通知書。

K.1 開學那天,我們與老師分享了宥寧在之前一家學校的狀況,老師拍拍我膊頭跟我們說:「不要擔心,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老師真的沒有欺騙我們,老師不時會跟我們分享宥寧的學習進程、強弱優劣,給宥寧及我們適切的建議及鼓勵;校長更親自接,幫助我們解開孩子成長路上的疑惑,為我一家祈。學校更體宥寧身體不適,答的要他轉讀上午班。得到校長、老師在行動和精神上的同行,我和宥寧爸爸既感動又感

而在學習方面,學校為學生準備了全方位學習,除了中英數學、普通話、德育聖科之外,還預留時讓孩子自主學習、與外,學校亦會不時安排同學到外參觀、體驗,活動教學,而量及深淺適中。校長老師亦會聆聽家長意見,致力為孩子們設計更好的課程活動。在這3年來,宥寧除了長知識,亦被栽培成一個有自信、有愛心及懂寬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宥寧能夠常常帶著從心發出的喜樂,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叫宥寧介紹一下他的學校,他會說:「老師好、同學好、返學好。」

這家幼稚園沒的校(但五臟俱全),沒推廣宣傳,亦沒明星效應,相信不會是大眾的首選,當我決定為宥寧選擇這家學校時還有人勸我要三思 但我肯定的告訴您,這裡有愛、有愛孩子的師長、有與家長同行的好伙伴。

「九龍城浸信會幼稚園的校長、老師及工友姐姐,謝謝您們。」
宥寧爸媽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一個震撼人心的標題

 過去的事實沒法改變,
但如何應對事實對自己的影響則可改變。
換個焦點,換個角度,
人生將有不同的高度。

「仔,唔開心係 ok 架,媽媽永遠支持你。」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我的豆皮老婆」

飢餓是一個廣受關注的問題,現今世界上仍然有8億人在捱餓,從小教育下一代珍惜食物是作為父母的一個任務。但要活在香港的小孩明白「農夫的辛勞」、「世上有很多饑餓人民」等概念十分困難。偶爾帶他們耕耕田、看看饑餓兒童片段可能收到短暫效果。

我和宥寧爸爸都是從事過飲食業,都會因食物被掉進垃圾桶而心痛。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堅持不浪費,為宥寧建立好榜樣,亦會注生活細節讓宥寧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例如:安排適量運動消耗熱量,增加食慾;不沉迷零食,尤其是正餐前兩小時等。間中亦會給他一點小獎、小懲,希他也學會不要浪食物。其還有很多專家為父母提供有關資訊,但沒想到我的心思、專家意見都比不宥寧姨丈的一番話。

話說宥寧上月參加姨姨的婚禮,當我們以為宥寧最難忘是當花童時,原來新郎姨丈在婚禮上的一席話竟打入了宥寧的心坎。新郎在台上謝謝爸爸媽媽養育之恩、建立了他的良好品格,亦笑言幸好有聽媽媽的話把飯吃乾淨,所以可以迎娶一位沒豆皮的靚靚老婆。聽完新郎的分享,親友們都不禁贊賞他的說話技巧,而年紀輕輕的宥寧接收到的信息竟然是「沒把飯吃乾淨就會娶有豆皮的老婆」,他更在婚禮後多次向婆婆確定姨丈的說法。宥寧是一個很愛美的孩子,不難明白他對未來老婆有「要求」,自從婚禮那一天起,宥寧每餐都會把碗中飯菜全部吃光,完成後都會自滿地笑說他的未來老婆一定沒有豆皮。


雖說「豆皮老婆」並無任何科學根據,但再一次證明「內在動機」比任何外界影響都來得強。不論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行為、學習知識,都可透過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成就感、認同感及互惠感,讓孩子從小就開體會個人發展及學習都是自我導向,養成自動自發的態度,避免過於受外在因及賞罰控制。
求學不是求分數,與其每天追趕排名,何不好好享受學習過程,為自定的目標而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孩子生病了 - 醫院遊戲師為病童帶來正能量

我對 Facebook 當年今日的功能又愛又恨,很多時候都是甜蜜回憶,可是今日跳出來的是早幾年到上海出差的那一天,宥寧開始發燒,第二日因為高燒入醫院,那年他只有兩歲多。之後幾年,因為不同的病毒感染,一年總會到醫院住幾天,而入院日子都會令爸媽「刻骨銘心」。有一次因為哮喘發作,在叔叔大婚那晚半夜入院;另外一次因感染腺病毒入住隔離病房近兩星期,期間正是他爸爸媽媽的結婚紀念。日子難忘,作擔心宥寧健康,同時亦心痛不已。

宥寧每一次入醫院,都要接受不同的治療,包括抽血、照X光、打針、吊針,這些治療對於成人來說不算什麼,但試從小孩的角度想想,每當抽血時有四位「巨人」按壓著你,再「狠狠」把你刺痛;照X光時要一個人到一個陌的銀色地域,時要獨自走進一條「吵鬧的時光隧道」 這些場面怎叫小孩不恐懼。每一次宥寧要接治療時都表示害怕、然後大哭。其實在醫院內的小朋友都有同樣情況,每次傳來孩子的哭鬧聲,家們都心如刀割,同時感到無力。但醫院遊戲師告訴我們,他們可以透過遊戲幫助病童及家人面對疾病及治療。

醫院遊戲師在香港仍未是醫療架構的一個部份,但已經有非牟利機構透過商界及市民的募捐,默默在醫院內工作。他們透過模擬醫療程序遊戲給予病童心理上的準備例如手術、電腦掃描、抽血等;利用有趣的遊戲和玩具轉移注意力,減低病童的痛楚和焦慮;透過以醫療為主題的遊戲,讓病童表達對疾病的感受,及教導病童相關的醫療知識;更提供適齡遊戲,讓病童獲無間斷的身心發展啟發。

早在2014年,已有調查*說明醫院遊戲效果較顯著,特別是37歲病童組別,有參與醫院遊戲的病童的負面情緒及焦慮分別減少25%42%。負調查的教亦指出,面情緒及焦慮是來自對病情不了解,亦有些小朋友會以為自己「唔乖」,住院打針是對他們的懲罰,害怕醫護人員;而家長會認為住院就要休息,但玩是小朋友的本能,所以透過遊戲不但令他們了程序,更可以舒緩緊張心情,有助治療。

沒有父母想接受醫院遊戲師的服務。身體健康是天賜的福份,而患病亦不由人,希望有共鳴的你也可以用行動支持醫院遊戲的發展。

*Play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anxie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https://bmcpediat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7-016-0570-5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小小義工初體驗 - 「智樂開心小熊醫院2017」

在宥寧還在我的肚裡面的時候已經開始接觸 Play Right,而且十分支持他們的機構的信念 - 「遊戲是開啟兒童潛能的鑰匙,亦是開創未來的動力」。近兩年,因工作的原故與他們有更緊密的合作。這兩年,公司全力支持「智樂開心小熊醫院」,同事們自然成為活動義工。

今年「智樂開心小熊醫院」活動,原本當義工的媽媽一早到會場 set up,爸爸仔仔中午到場支持,怎料父子二人大清早起床,提意一起做義工,所以齊齊出門,一家三口瞓身支持「智樂小熊醫院」。在前往活動場地,宥寧不停追問:「什麼是當義工。」


年紀小小的宥寧換上 oversize 的義工制服,主動協助準備工作,落力幫手,一點也沒留力。活動開始,又到不同的活動攤位透過遊戲學習醫院運作、醫療程序、扮醫生同小熊做手術,再加上好多戶外自由活動,宥寧全日超超超級興奮,結果回家路程首5分鐘就睡著了。問宥寧要不要繼續當義工,他不用考慮就說:「一定會。」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玩出創意

上回講到創意的重要。創意,是獨立思考能力,是解難的智慧,有時亦能為自己舒壓。有創意的人遇難關時會找出路,今日未找到解決問題的點子,明天再找,不會原地徘徊、等待指示,亦不會怕做決策和承擔後果。既然能掌握自己的生命,就會活得快樂自在。

我認為創意並不是與生俱來,創造力能夠培養、發展。

培養創意,從小孩開始,而玩具是一個很重要的硬件。有很多人都推崇 Free Play (自由玩) 的玩具如積木、泥膠等,因為這些玩具沒有規則、沒有指定玩法,可以讓孩子自由玩耍、創造。但我們亦不要忽視「陪玩員」這件重要的軟件。成年的「陪玩員」很多時候都會為沒規則的遊戲加上框框,例如:去制止孩子為積木船加上翅膀、說明要用橙色泥膠造出圓形的橙。陪玩員們,不如先與孩子一起享受無邊的創作時空。
創作未必一定天馬行空,很多時候都會有些前設,就好像廣告創意往往都背著一堆的品牌願景、業績目標,創意都是建立在歷史之上。近期我留意到一個很令我佩服的創意突破,就是 UNO 45周年全新推出的「空白卡」。傳統UNO有清楚規則,轉顏Draw4等,多年來沒有更改。現在多了這張「空白卡」不但讓參與者自行為熟悉的UNO遊戲加上新規則,更能為遊戲增互動及添話題性。我亦試過與友人一起為飛行棋更改規則,每逢擲出3點就要退後行、逢擲出5點就要選一飛機回基地等,一斑老朋友就玩了3小時,至今難忘。市面上有大量好玩桌遊,不防試試。

創意聯想遊戲亦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這個遊戲不需要道具,沒有時間限制。閒時出一個題目,要孩子聯想出一個相關的東西,然後你又繼續「接龍」,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說得通就好。透過核心主題所延伸出的標的聯想,訓練觀察能力、邏輯思維,激發出讓人意想不到的驚人創意。其實我們常做的 Brain Storming Meeting (腦震盪會議) 說穿了就是創意聯想。

Steven Jobs19962月與Wired雜誌的訪談曾經分享:「創意其實只是把東西連起來而已,你去問問那些有創意的人怎麼會做出某件東西,他們多半會有點心虛,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去創造出來,他們只是看到某些東西,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就了解其中訣竅,這是因為他們可以連結自己的經驗,然後融合出新的東西。他們之所可以,是因為他們有比較多的經驗,或者他們比一般人更常去思考它們的經驗」。(節錄DigitalTimes翻譯文稿)

孩子正步入 Hard Skill (如計算、背誦資料) 將由電腦取替的年代,作為父母,我們應當幫孩子提升 Soft Skill (判性思考、創意等),好讓他們有能力面對不實在的前路。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