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顯示具有 智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智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孩子生病了 - 醫院遊戲師為病童帶來正能量

我對 Facebook 當年今日的功能又愛又恨,很多時候都是甜蜜回憶,可是今日跳出來的是早幾年到上海出差的那一天,宥寧開始發燒,第二日因為高燒入醫院,那年他只有兩歲多。之後幾年,因為不同的病毒感染,一年總會到醫院住幾天,而入院日子都會令爸媽「刻骨銘心」。有一次因為哮喘發作,在叔叔大婚那晚半夜入院;另外一次因感染腺病毒入住隔離病房近兩星期,期間正是他爸爸媽媽的結婚紀念。日子難忘,作擔心宥寧健康,同時亦心痛不已。

宥寧每一次入醫院,都要接受不同的治療,包括抽血、照X光、打針、吊針,這些治療對於成人來說不算什麼,但試從小孩的角度想想,每當抽血時有四位「巨人」按壓著你,再「狠狠」把你刺痛;照X光時要一個人到一個陌的銀色地域,時要獨自走進一條「吵鬧的時光隧道」 這些場面怎叫小孩不恐懼。每一次宥寧要接治療時都表示害怕、然後大哭。其實在醫院內的小朋友都有同樣情況,每次傳來孩子的哭鬧聲,家們都心如刀割,同時感到無力。但醫院遊戲師告訴我們,他們可以透過遊戲幫助病童及家人面對疾病及治療。

醫院遊戲師在香港仍未是醫療架構的一個部份,但已經有非牟利機構透過商界及市民的募捐,默默在醫院內工作。他們透過模擬醫療程序遊戲給予病童心理上的準備例如手術、電腦掃描、抽血等;利用有趣的遊戲和玩具轉移注意力,減低病童的痛楚和焦慮;透過以醫療為主題的遊戲,讓病童表達對疾病的感受,及教導病童相關的醫療知識;更提供適齡遊戲,讓病童獲無間斷的身心發展啟發。

早在2014年,已有調查*說明醫院遊戲效果較顯著,特別是37歲病童組別,有參與醫院遊戲的病童的負面情緒及焦慮分別減少25%42%。負調查的教亦指出,面情緒及焦慮是來自對病情不了解,亦有些小朋友會以為自己「唔乖」,住院打針是對他們的懲罰,害怕醫護人員;而家長會認為住院就要休息,但玩是小朋友的本能,所以透過遊戲不但令他們了程序,更可以舒緩緊張心情,有助治療。

沒有父母想接受醫院遊戲師的服務。身體健康是天賜的福份,而患病亦不由人,希望有共鳴的你也可以用行動支持醫院遊戲的發展。

*Play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anxie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https://bmcpediat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7-016-0570-5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小小義工初體驗 - 「智樂開心小熊醫院2017」

在宥寧還在我的肚裡面的時候已經開始接觸 Play Right,而且十分支持他們的機構的信念 - 「遊戲是開啟兒童潛能的鑰匙,亦是開創未來的動力」。近兩年,因工作的原故與他們有更緊密的合作。這兩年,公司全力支持「智樂開心小熊醫院」,同事們自然成為活動義工。

今年「智樂開心小熊醫院」活動,原本當義工的媽媽一早到會場 set up,爸爸仔仔中午到場支持,怎料父子二人大清早起床,提意一起做義工,所以齊齊出門,一家三口瞓身支持「智樂小熊醫院」。在前往活動場地,宥寧不停追問:「什麼是當義工。」


年紀小小的宥寧換上 oversize 的義工制服,主動協助準備工作,落力幫手,一點也沒留力。活動開始,又到不同的活動攤位透過遊戲學習醫院運作、醫療程序、扮醫生同小熊做手術,再加上好多戶外自由活動,宥寧全日超超超級興奮,結果回家路程首5分鐘就睡著了。問宥寧要不要繼續當義工,他不用考慮就說:「一定會。」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https://www.facebook.com/BevisChanYau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