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點止遊戲咁簡單 - UNO多元智能家庭教育全面睇

UNO紙牌遊戲自1972年推出後一直廣受大眾歡迎,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必備遊戲之一,數十年來陪伴數以千萬計的兒童成長。其實UNO與家庭關係間的微妙聯繫,寓遊戲於學習玩樂之餘亦可培育小朋友的正確價值觀,在上牌的挑戰過程中讓小朋友建立自信、耐性及同理心,並激發小朋友的各項多元智能,鞏固小朋友的身心發展及成長,成就未來。

幫助孩子學習情緒管理
透過UNO遊戲卡挑戰賽,培養小朋友的體育精神,學習「輸得起」的心態,同時讓他們學習管理情緒,即使在比賽中過程中遇到逆境,例如被對方罰牌時,也可以平常心面對,不輕易發脾氣或氣餒,學習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父母亦可在遊戲過程中觀察小朋友的反應,同時亦可以身教方式,讓小朋友了解如何以平常心面對逆境。內省智能以自我反思的能力瞭解自己的優缺點及如何制訂目標,有效自我調節及規劃自己。

加強親子溝通
父母及小朋友於每天抽出時間一同玩UNO遊戲卡,遊戲之餘也可進行親子活動,讓家庭成員有更多相處時間,促進親子溝通,從而拉近家庭成員的關係。提升小朋友的人際智能,讓他們與父母及朋輩也可以學習如何溝通相處,先聆聽及理解別人的想法,再一同思考不同的觀點,產生正面的互動溝通關係。

顏色及認知發展
UNO 卡以顏色鮮艷的三原色作為主要設計顏色,不但刺激玩家對UNO紙牌遊戲的興趣,在遊戲過程中,家長亦可與小朋友建立顏色的概念及學會分辨顏色,以加強其視覺空間的認知能力。而顏色鮮豔及玩具能夠促進幼兒的視覺發展,並對其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視藝智能啟發小朋友對顏色及圖像的思考能力,讓他們增強想像力及開啟屬於他們的三維空間思考大門。

算術技巧及邏輯思考
UNO比賽過程中,小朋友可以運用基本算術概念及邏輯思維,制訂相關策略,讓小朋友憑判斷能力奠定一己勝局,有效訓練小朋友的邏輯知能發展以較低點數避免包尾。

無限創意
UNO卡遊戲去年首次推出全新「話事卡」,讓小朋友發揮無窮創意,自行在空白部分寫下或畫出自創想出不同的新規則,創意十足而且緊張刺激。當中的視藝智能讓小朋友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作出嶄新的遊戲規則,與朋友仔一同感受全新的UNO紙牌遊戲。

處變不驚的應變能力
慶祝UNO 四十五推出的的其中一張卡牌是「全手牌交換卡」,出牌後參加者要交換手上所有紙牌,這個突如其來的轉變,可訓練小朋友的即時反應及臨場應變等邏輯智能,以邏輯智慧成就處變不驚的臨場應變力,以UNO紙牌學習應付特發情況並作出最佳的回應。


「第二屆全港UNO™遊戲卡挑戰賽」 

初賽地點及日期
916日:啟田商場2
917日:愛東商場地下
923日:禾輋廣場2
924日:慈雲山中心5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5

準決賽及決賽地點及日期
930  尚德廣場地下
上午10時至下午6

參賽資格:
就讀香港小學之學生(於20179月起為小一至小六學生)

費用:全免

報名方法:
親臨任何一場初賽,即場報名參加「領展 X Mattel Games第二屆全港UNO™遊戲卡挑戰賽」。即場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


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近日在玩具界有兩則令人震驚的新聞,第一則是全球最大玩具連鎖店「玩具反斗城」要計劃債務重組、面臨破產危機,另外一則是全球最大玩具生產商之一 - Lego 裁減 1,400人,在相關報導中亦有提及曾於2014年打入《財富》雜誌 500大美國企業的玩具生產商 Mattel 的股價最近一年市值下跌足足49%,皇牌產品 Barbie UNO等銷售大不如前。有人評論他們經營不善,而我會感慨孩子的童年到底在做什麼?  手機、電玩、遊戲卡、還是密集的興趣班?


「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魯迅

對於孩子來說,遊戲跟玩具,缺一不可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倡議孩子每天最少有一小時自由遊戲時間。遊戲的功用,除了有益於幼兒智能、人格和能力的發展外,它也帶來愉悅的經驗,幫助幼兒宣泄情緒,更能引發他們的想像力、好奇心等,達致全人發展。遊戲應該恆常地在輕鬆及尊重的氣氛下與孩子進行,在互動過程中,遊戲能讓他們激發思考、發展想像力、探索能力、與人相處的技巧等;年齡較大的孩子,更能從中學習到規則、紀律、合群的態度,相比一般說教式的課程更容易讓幼兒受到薰陶,讓他們畢生受用。

至於玩具,可能是孩子一生當中的第一個啟蒙老師,他們通過玩具來認識世界,通過玩具來感知世界。家長選購時應以孩子的角度出發,選擇有趣、並配合幼兒發展階段的玩具,以能讓他們享受遊戲的樂趣。有時候家長的選擇會偏重於教育、學習類型的玩具,或會十分關注玩具可幫孩子學到什麼知識,但對孩子而言,一件玩具是可以啟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誘發他們與同伴分享、合作的機會。

「激發妙趣童年」、「為孩子啟迪開創美好未來」... 不單是各大玩具商的願景,相信爸爸媽媽們都有類似的信念,當我們可以選擇的時候,務必要為孩子選擇有養份的玩具,並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給「小學雞」的信


宥寧:

今天你正式成為「小學雞」,你可能不知道「小學雞」是指一些行為及思想幼稚、心智不成熟的人,是一個貶義詞,但爸爸媽媽希望為這個詞重新定義,因為能夠成為小雞就要先打破蛋殼,好像網上一則雞蛋的比喻:「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並沒有帶著壓力來到世界,隨著年歲增長、經歷、學習,在生命中不同方面有所突破。回想你的第一次成功轉身,你行出的第一步,我們都只是在旁邊拍掌鼓勵,催逼不得。爸爸媽媽是你成長的後盾,是你的御用「啦啦隊」,我們樂見你每一項的突破、每一次成功挑戰自己後自信的笑容;我們更願意擁抱你每一次的挫敗、支持你的每一次的嘗試。同時我們亦很努力去避開「贏在起跑線」這個「心魔」,不要跌入比較的漩渦裡面,我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說話令你感到猶如在「行刑台」般的難受、不要讓你在恐懼中成長。

升上小一,你會到新的學校,你會認識新的朋友,你會有全新的上課安排、學習模式… … 爸爸媽媽知道這些新的轉變可能會令你充滿活力,食量大增;亦有機會令你鬧情緒、感到焦慮及壓力,而引致身體不適。我們明白要成長為「小學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爸爸媽媽也是戰戰兢兢地學習成為「小學雞的家長」,就讓我們一同嘗試、一同適應吧。

你要記住,求學不是求分數,學知識、拿好成績並不是為了討好任何人,而是去滿足愛探索的自己,記得要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暢泳。雖然你的功課漸漸變多、學習漸漸變得緊湊,但總要堅持做一些你感興趣的事,更要留點時間享受天倫之樂,讓我們仨坦白傾訴分享、一同大喊大笑。

愛你的
爸爸媽媽
201791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玩耍時刻 ‧ 發展時機 (13至24個月篇)

()

1315個月
從有意識地會叫「媽媽」後,1歲以後的寶寶語言也開始進入一個爆發期,寶寶會像海綿一樣吸收母語及第二語言;在探索周圍世界的同時,也能學習一些知識性的概念,比如數字、顏色、形狀等,愈有趣的東西就能令寶寶玩得更認真、更有效學習新事物。喜歡觀察和聆聽現場或玩具發出的聲音,尤其是音樂;熱衷於練習走路,還能彎下身是撿東西。



成長要訣/合適玩具:
提供會說話、能激發寶寶想像力的學習玩具,讓寶寶邊玩邊學,培養想像和模仿能力,強化語言表達
- 為寶寶營造音樂環境,加入有趣的音樂遊戲或活動培養寶寶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力
透過一些能吸引寶寶向前行、追逐的玩具,鼓勵寶寶在走動中發展蹲起、撿放的動作技能
- 大大積木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讓寶寶自由拼搭,在訓練小手肌以外,更能啟發其想像力



1618個月
那個小小的人仔已今非昔比,身體和心智的發展已經幫助他開始邁向更遠的世界。他們會觀察父母正在做什麼,就自己也要試試。自我意識增強,且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例如從自己在車子被推着往前走,到自己可以推着一台或拉着一台小車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心知連坐馬桶也想嘗試!這充分說明了孩子渴望成長,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主導權。平衡及協調能力有了明顯進步;走路很穩,喜歡四處走動,能夠推拉玩玩具車、玩着行走或者退後。手部靈活,喜歡用各種方式探索事物。一歲多的寶寶不論走路或遊戲時都喜歡用手都摸西碰,自得其樂。

成長要訣/合適玩具:
提供有趣的促進平衡與協調的玩具,讓寶寶進行探索及各種運動練習
- 提供不易敲壞的各飾安全玩具供寶寶敲打、摔扔,在過程中,強化前臂的肌肉力量,並讓寶寶逐漸發現那一隻手操作起來比較靈活
- 隨着自我意識的出現,蹣跚學步的孩子會對剛剛學到的本領感到興奮,透過「獎勵」更願意反覆嘗試,例如成功自己「噓噓」,「小馬桶」會發出音樂「獎勵」他們
  


1921個月
現在寶寶最喜歡的是就是幫忙,不管家裏有什麼事情,他都想來插手顯示一下自己重要的作用。他的幫忙,也許會讓你很欣慰,看到他成長、懂事的一面;同樣也會讓你因幹活放速度減慢、寶寶的「添亂」而大動肝火。其實,誰都是從不會開始慢慢學習的,不妨交給寶寶一些他能力所能給的小事情,或是在你做飯時,旁邊放一套廚房玩具,讓他跟你一起忙活。

成長要訣/合適玩具:
寶寶想像力增強,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進入語言爆發期,詞彙量不斷豐富:提供情景模擬裏的遊戲,可以讓寶寶花生為各種角色,展開無盡的想像,並藉着逼真的道具造型,更好地設計與豐富情節。
- 肌肉能力和大動作有所發展,喜歡敲打。給寶寶使用一些工具,你便會發現原來他們可以代替很多雙手無法完成的工作,從而累積生活經驗,點燃生活經驗,並在過程中進行肢體運動的懸念
  


2224個月
現在他的智力正在高速運轉,小路袋每天都能發現新的概念,語言能力的增長使他開始和你有了真正有意義的對話,同事他的思考能力和想像力也開始萌芽,父母開始認識到寶寶不再是個嬰兒,他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小孩子了。他們更加有趣、穩定而獨立。

成長要訣/合適玩具:
大腦高度運轉,記憶力不斷提高;喜歡反覆練習手部精細動作。通過為孩子獨身定制的情境類學習玩具,來引導孩子天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給予寶寶充分動手、促進手眼協調能力的機會
- 有的寶寶很早就會對字母或數字表現出好奇,但我們不能建議為了追求智力早熟而強迫他學習,通過玩耍,讓寶寶和一對絲襪最基本的認知,會更好了解這個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男生徧好藍色、女生喜歡粉紅色

昨晚的 Child Psychology 課堂上出現了一個「激烈」的討論題目:

  
問一群小男孩子們他們喜歡什麼顏色,大部份男生都說愛藍色、綠色,而其中一男孩說自己喜歡粉紅色。那一刻提問的人感到有點忐忑,但沒有進一步行動。當小男孩長大了一點點之後,再次提到他很喜歡粉紅色時,男孩子大發雷霆決絕的說他十分不喜歡粉紅色,原來那男孩在學校說出自己的喜好時被同學恥笑。提問的人深感後悔當時沒有告知那男孩「喜歡粉紅色男孩會被取笑」而令那男孩在當眾出醜。

「男生徧好藍色、女生喜歡粉紅色」是社會「潛規則」。有人會說,爸爸媽媽要把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教授予子女,要孩子避免於社交尷尬;亦有人會傾向讓孩子自由選擇,要孩子明白自己愛惡的因由,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

討論沒有 Model Answer,但我的選擇是後者,前提是他的選擇不會傷害別人。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玩耍時刻 ‧ 發展時機 (0至12個月篇)


上星期逛BB展,留意到不小的新手媽媽們在展場內徘徊很久仍是三心兩意,尤其是寶寶玩具攤位,產品五花八門,特別難選擇。我深信孩子每一個玩耍的時刻都是發展的時機,所以再次找出當年為宥寧而讀的育兒寶典,撮出寶寶成長重點,分享不同階段的玩具需要。




第一個月
通常一整天都會在睡眠或半睡眠中,經常突然就啼哭起來小寶寶在睡眠時會分泌出大量的成長激素,促進身體成長。只有在適當的、足夠的睡眠以後,大腦才能得到完全的休息,因而睡眠對新生兒的健康是極為重要的。
成長要訣:逐漸為寶寶培養規律的日夜生理時鐘
合適的玩具:安撫類型玩具

第二個月
能注視並緊盯眼前的物體,喜歡色彩鮮艷的圖案;開始知道自己的小手並高高舉起。從第二個月起,寶寶的視覺發育逐漸開始了,他能看到更遠的地方,大腦也將努力學習辨別顏色。寶寶會最先注意那些有鮮艷明亮的色彩或有複雜設計的圖案。
成長要訣:以鮮艷明亮的顏色或大有設計複雜的圖案刺激視力發育;配合寶寶此時的偏愛,在他視線範圍內給予感興趣的玩具鍛鍊上肢力量
合適的玩具:健身器

第三個月
手部動作正式開始發育,出現無意識的抓握,能長時間握住小玩具。有一些寶寶即將面臨乳牙萌出,喜歡把物品放進嘴裏啃咬。
成長要訣:吸引寶寶練習手部的精細動作,及緩解寶寶出牙的不適
合適玩具:小搖鈴、牙膠

第四個月
小手大有長進,足尖原先拍打、搖動的動作技巧;喜歡音樂,甚至能隨著音樂四肢揮舞、身體搖擺。小手和手指都靈活了起來,能夠轉動並能握著玩。
成長要訣:擺放合適有趣的玩具作為寶寶的拍打目標,及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寶寶提供一些鍛鍊手眼協調的機會。
合適玩具:拍打玩具、小鏡子、小樂器

第五、六個月
雙腿更有力量喜歡踏踏步,聽到音樂是熱力四射,全身會舞動起來。他們能夠配合音樂的走動擺動四肢,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
成長要訣:提供鍛鍊下之力量的機會。讓寶寶聆聽優質音樂,為寶寶做最佳的音樂啟蒙。
合適玩具:小樂器、彈彈椅

第七、八個月
各種動作開始有意向性,會把玩具或物品放到指定地方。雙手可以更加靈活、協調地抓住各種物體。另外寶寶可以搜索並用學會爬行。
成長要訣:訓練寶寶手部的靈活性,並進一步提高寶寶的手額能力。同時提供寶寶練習爬行的機會,幫助發展身體運動能力與平衡感。
合適玩具:套環玩具、疊疊積木方塊等堆砌類玩具,一些能吸引寶寶向前爬行玩具

第九、十個月
手握物件可以來回換手,能用拇指和食指捏緊小物件,具有強烈空間感的探索慾望。手指比以前靈活許多,對打開翻動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寶寶好奇心日漸旺盛,對所有可接近的地方和物品進行探索。
成長要訣:要讓寶寶的小手忙過不停、練習手眼協調,滿足寶寶小手探索的慾望。又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東西不見了」或「掀布找物」的遊戲。
合適玩具:積木盒、形狀方塊、動感類累玩具

第十一、十二個月
雙手可以很靈活地擺弄物品;處於溝通技能萌芽期,喜歡聽到各種悅耳的語言和音樂,並認知簡單內容。手指和雙眼的協調能力更強;會從站著的姿勢都能夠彎腰撿東西或玩玩具,又會能不用付東西自己站起來,甚至走上一兩步。
成長要訣:訓練寶寶手指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積極為寶寶創造語言環境,使她更多聽到語言、熟悉並漸漸理解語言。亦要鼓勵寶寶自己探索學部的樂趣,幫助他學習走路。
合適玩具:語言、學習類玩具,學步車

(待續)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我不是小明星

好多爸爸媽媽要孩子上戲劇班是為當小明星鋪路,訓練如何面對鏡頭、練習不同表演項目、唱歌、跳舞坊間有很多我個人認為拔苗助長的訓練班,培訓出一班老的「小明星」。而我相信的戲劇課程,是能使小孩主動探索生活,更樂於分享溝通。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參加過一個「即興劇場」短期課程,有關課程內容印象已很模糊,只記得這個課程並沒有訓練劇場表演技巧,過程中很多真實的生活經驗分享交流,而比較深刻的記憶是曾在一個壁球場做過一場十分不正式的演出。

宥寧一直有參加戲劇課程,課程宗旨是「學好生活」,老師利用戲劇活動將主題健康的小故事轉化成為兒童的經歷,讓小孩子透過集體遊戲、肢體活動、角色扮演、情境演繹,以培養自信、提升表達能力、擴闊生活經驗。在過去的課堂中,他們一同學習如果處衝突、面對比賽得失、互相幫助 每一學期結,都會安排爸媽觀課,分享學習成果。最近的暑期班宥寧與同學們學習以時間、地點、人物性格,人脈關係等戲劇元素進行編作,他們創作了「天使的禮物」劇本,講述美麗的森林遇上水災,小動物合力解決問題,並在最後一課成功「出」。

今次的「出」最大的驚喜就是加入了「即興出」的部份,由爸爸媽媽出題,小員們憑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表演。例如﹔題目「飛機場」,小孩在沒討論的情況下逐一出場,第一位小演扮演「空中小姐」並做出相,接著出來的會在「空中小姐」旁邊扮演「乘客」、下一位加會扮演「航機」 角色不能重覆。雖是一個很初階的「即興出」,已能夠考驗孩子的急才、創作及幻想力;另外,他們可能要演一些自己陌生的題目,就好像讓他們透過「即興演出」體驗充滿未知人生。

宥寧表超級喜歡參加這個戲劇課程,他喜歡當中與同學的互動,而爸媽則樂見他表達能力的提升及對生活充滿好奇的態度。

Let Children be Children!」
我們想要是孩子由心出發的笑臉,而非演出來的強顏歡笑。
我們想要的是激發孩子的好奇、創意,使他們勇於探索和表達,而非鋪排出來老練的表演。
我們要孩子在舞台上學習「真看、真聽、真感受」,回到舞台下真切地感受生活,與人分享和溝通,展現成長中的無限可能!


課程名稱:香港話劇團附屬戲劇學校幼兒/兒童戲劇課程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

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我要真.雪糕


夏日炎炎,汽水、雪糕都是消暑首選。宥寧不喜歡汽水的味道,他常常說汽水是帶辣味,但雪糕的魔力則沒法抵擋。問宥寧什麼時候要食雪糕,他說要天天吃。

翻看雪糕廣告都會說明產品是「純正」、「真」、「優質」,更加會推廣與家人一起分享,但原來市面上不是每一款雪糕產品都是真材實料。要談真材實料,先要了解製造雪糕的材料。翻查不同的食自家製雪糕大概要4-5類材料,幾個步驟,所以,只要選購尚佳食材,加入製作者的愛心,一杯看似很平凡的真雪糕就此誕生。


以自家製雪糕作標準去評評坊間的雪產品,真的會令你一跳,看看食物標籤,有些產品加入很多人工化的材料。有些生產商以水取代忌廉成為產品的主要成份 (排名愈前的成份佔比愈多);選用奶粉、乳固體而非牛奶;加入色素穩定劑乳化劑。你亦會發現同一容量的雪重量不一,原來生產商可以在雪糕內注入較多的空氣,令雪糕的體積增加,所重量為輕。以下為比較幾大雪品牌的食物標籤,誰是最接近真雪糕標準一目了然。

你可能會說大部份食品成品都有類似狀況,既然沒法全部自家製,都唯有要接受。但既然已經了解,可以選擇,就要懂得挑選最接近真的與家人分享。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My Train is Blue, My Friend is YOU!

還記得當年小學畢業、中學畢業都有寫紀念冊潮,沒有想過今時今日幼稚園畢業生已經懂得紀念冊這回事,更懂得「紀念冊金句」,相信同學們的爸爸媽媽「功不可沒

「記住M,記住E,記住M & E,記住ME!」
「萬里長城長又長,我倆友誼比它長! 」
My pen is blue, my friend is you! 」

閱讀宥寧收回來的紀念冊,「告別校園時」的情懷即刻湧上心頭,當年與好朋友在學校內的開心時刻一一浮現腦海。想當年沒有手機、沒有太多電子用品,朋友之間的互動都是身體的交流接觸,小息時玩玩小玩意、打波、回家則「煲電話粥」…但在這個孩子經常對着電子產品和電視的年代,就算是孩子聚在一起都會玩手機遊戲、看 youtube,通訊可能也是靠語音訊息…。較早前到訪幾間學校,校長老師異口同聲說要為孩子製造更多與人互動的機會,藉此教導孩子一些重要社交和情緒管理技巧,例如:團隊合作、互相支持、同情和解決問題等等。有一位校長更笑言,要透過遊戲至少讓孩子學懂「鬧交的技巧」,其實是要讓孩子自行找出處理情緒及衝突的方法。另外,藉友誼關係的建立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身份、愛惡、以及個人的界限。

問宥寧什麼是朋友,他會提到幾個同學的名字,亦提到 Thomas Percy。可能是因為上星期參加了 Thomas 的活動,勾起他腦海裡 Thomas  Percy 小故事的記憶,我們更將其中一句「紀念冊金句」改成為My train is blue, my friend is you!」

我十分推介 Thomas & Friends 故事,故事都是圍繞住幾個人生重要的課題:友誼、責任、勇氣、解難及合作。孩子在看卡通時會將自己和朋友投射到不同角色,而不同角色的經歷能夠啟發孩子如何演繹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社交技巧。若孩子已經被 Thomas 吸引住,爸爸媽媽們不妨花少少時間了解一下,想想如何好好利用近在天邊的好教材;若孩子尚未開始接觸相關課題,爸爸媽媽更加要多加留意,尋找一些可以陪伴孩子成長的材料。不可不提的是 Thomas & Friends 卡通片英文配音十分純正、用詞深淺適中,是培養孩子英文聆聽的好選擇。

這個暑假,想認識一下 Thomas 和好朋友,除了可以在Thomas & Friends 官方頻道瀏覽卡通片之外(https://www.youtube.com/user/thomasandfriends),亦可以到玩具"反"斗城參加「點一點‧尋找Thomas好朋友」遊戲。


「點一點 ‧ 尋找Thomas好朋友」活動詳情:
日期:715日至94
地點:玩具""斗城  尖沙咀海運大廈店/黃埔店/愉景新城店
玩法:在店內找尋 Thomas 和朋友的匿藏位置,用魔法筆點一點就會聽到 Thomas 或朋友介紹自己,找到4位朋友仔,即可換領神秘禮物一份!(詳情可向分店顧客服務部職員查詢)

去片睇下宥寧教你點玩 https://goo.gl/F2ZHPo

宥寧小天地 Bevis Chan:  

************************************************